“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” 这句话,道尽了人世间的追逐。
要说上海车展,那可是汽车工业的风向标,各个品牌的新品,争相亮相,真是琳琅满目。
可今年的车展,味道变了,聚光灯下,主角不是汽车,而是…主播!
2025年4月,上海车展第二天。
近千家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,都拿出了看家本领。
原本是车企们一展身手,吸引潜在顾客的好机会,不料,风头全被主播们抢走。
看那些主播,话筒别在领口,对着镜头口若悬河,简直要贴到屏幕上,生怕漏掉一丝细节。
一位从安徽赶来的主播“龙哥”坦言,现在是眼球经济时代。
上海车展就是当前最热的焦点,不来凑热闹,感觉错失良机。
为了抓住机会,自掏腰包住了两晚酒店,真是够投入!
现场氛围热烈,千奇百怪的表情,五花八门的装扮,都想在网络上引起轰动。
还有网红舞蹈团队现场表演,展商们也绞尽脑汁,把新款汽车装饰成女孩们喜欢的那种毛茸茸的造型,卖萌扮可爱。
二次元、古风服装,自然也是标配。
争分夺秒地直播,全力以赴地吸引关注。
上汽MG cyberster系列电动跑车,上汽奥迪AUDI豪华新能源汽车,还有设计更具个性的国产汽车,都吸引了大量围观者和媒体的目光。
你也许会问,主播们这样拼命“蹭热度”,到底为了什么?
说白了,为了流量,为了变现!
流量就是潜在的商机,有了流量,就能销售产品、获得打赏,就能赚到钱。
这种现象,大家早已司空见惯,几乎每个热点事件,都有主播的身影。
关键在于,当人们的视线都聚焦在流量上时,真正有价值的东西,会不会被忽视?
上海车展,本该是展示汽车科技、促进行业交流的平台。
如今,却沦为主播们争夺名利的秀场,这难道不是一种变味?
想想那些默默耕耘、攻克技术难关的工程师,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,只为了让汽车更安全、更节能、更智能。
然而,他们的心血,往往不如一个网红一句“OMG,买它!”有效。
这合理吗?
再看看那些参展商,他们挖空心思把汽车装扮成各种各样的风格,是不是有点偏离了方向?
一辆汽车,最重要的难道不是它的性能、质量和创新技术吗?
难道靠着可爱的外表,就能吸引真正懂行的买家?
这让我想起有些地方,为了吸引游客,不惜血本打造“人造景观”,比如“天空之镜”、“网红秋千”。
结果呢?
游客们蜂拥而至,拍完照就走,留下的只有遍地垃圾和无尽的失望。
我们是否应该认真反思,这种“流量至上”的思维方式,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?
我并非指责主播们不对,也并非否定展商们的创新。
我只是觉得,我们应该以更加冷静的态度看待流量,避免被它迷惑。
流量是一把双刃剑,运用得当,可以推动社会进步;使用不当,就会让人迷失方向。
我们应该认真思考,如何更好地利用流量,服务于社会发展,而不是被它所裹挟。
或许,我们可以尝试建立更完善的行业规范,引导主播们以更专业的态度报道车展,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流量。
或许,参展商们应该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技术含量,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吸引眼球。
归根结底,真正能触动人心的,是高质量的产品和真诚的服务。
流量只是锦上添花,切不可颠倒主次。
上海车展,应该回归其本来的面貌,成为展示汽车科技、促进行业交流的盛会,而不是主播们争夺名利的舞台。
